淺談恕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新約聖經四福音中耶穌說:「天父,請饒恕他們,因為他們所做的,他們不知道」。菜根譚說:「人之過誤宜恕」,又說:「攻人之惡,毋太嚴,要思其堪受」。中庸再三闡述「恕」的道理,孔子也一再讚嘆「忠恕」的美德,故而「恕道」乃是古今中外待人行事的準則。就心理學的觀點而言,「寬恕」真是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管道,也是極佳的溝通基礎。它對於社會和諧,助益頗大。


譬如戰國時代趙國的兩位重臣─藺相如與廉頗,藺相如有「完璧歸趙」和「請秦王擊缻」之功,被封為上卿。而廉頗帶兵打仗,捨身入死,只受大將軍,因此廉頗十分憤怒,常常藉故指責藺相如,但是藺相如從不與他計較,有人問他是否怕廉頗,藺相如說:「強秦之所以部趕攻趙,是因趙國有我和廉頗大將軍的緣故,如果我和大將軍不合,那麼秦國便會立即攻打我們,到那時,我們的國家不就會有危險了嗎?所以為了國家的生存,為了百姓的安全,大家必須和睦相處,共同為趙國效命」。當廉頗知道了這件事後,自覺羞愧,即負荊向藺相如請罪,自此兩人結為刎頸之交。由此可知,藺相如真是一個憂國憂民的智者,而斤斤計較乃為智者所不取,藺相如之所以能成功立業、名垂青史,實非偶然。


時下由於社會結構之變遷,人心崇尚財勢,故而汲汲於名利之追逐,於是紛爭四起,彼此難以相容。人們的笑靨,都隱藏在仇恨的背後,如此的冷漠,造成了病態社會,此番景象誠非吾人之福。因此,如何關心別人?如何使我們的社會能化暴戾為祥和?是我們必須深思的。


要關心別人,必有容忍、謙讓、恕人之心。在我們的生活圈內,難免會有一些趾高氣揚、夜郎自大、自以為權威、自以為了不起的狂傲之徒,他們的言語態度、所作所為,也許會令人深深不齒、或怒不可遏,面對這種不可理喻、目中無人的狂傲,或許會讓我們痛恨萬分,而思報復;果如此,這只更增加了人們相互的仇視,自非君子所願。俗云:「君子不計小人過」,面對他人之過,我們應報以「寬恕」之心,以建立與人為善的群體倫理,能讓大家都快樂,我們的社會豈不更為美好?


古羅馬政治家凱撒,其文治 武功 君即顯赫,臨死遺言:「將我棺木左右鑿一洞,讓我的雙手伸出,我要昭告世人,人都難免一死,何須計較。」(大意)一個威震古歐洲風雲人物,況且感觸人生如此,何況我等平凡之人?有人形容人生誠如白駒過隙,生命似過眼雲煙,渺如滄海一粟,但正因為其短暫渺小,愈值得我們珍惜寶貴。因此,我們要的不僅僅是活著而已,人生自有其更為崇高的尊嚴與責任在,我們不應該將這寶貴的生命,虛擲於無謂的爭執上。常言道:「得饒人處且饒人」,面對專橫,我們要能心存善念,以「寬恕」待之,以善代惡,讓祥和之氣充滿每一個人的胸中,使我們的社會更為圓滿、和諧,大家生活得更好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幼獅通訊社搞 總社第一000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卓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